春分,古时又称为“日中”、“日夜分”、“仲春之月”,适逢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,当太阳到达黄经0度 (春分点)时开始。因这天昼夜长短平均,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,故称“春分”。 《明史,历一》曰:“分者,黄赤相交之点,太阳行至此,乃昼夜平分。”春分是一年中春光最好的时候,也是养生的重要时节。 天气日渐暖和,我们怎样健康养生呢?一起来看看吧!
春分节气和风渐起,各地降水明显增多,正是万木逢春、百草吐绿之时,也正因为降雨和风势的增加,易出现倒春寒现象。因此,御风寒是春分养生重点之一。所谓的春捂指的是更需要注意头部和下肢保暖。同时,由于春分节气平分昼夜、寒暑,此时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的重要时机。因此,日常应早睡(宜在亥时【21:00-23:00】入睡)。不熬夜有助于养肝,也有利平衡阴阳。
唐代药王孙思邈说: “春七十二日,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 明代高濂《遵生八笺》中也记载: “当春之时,食味宜减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 意思是说:春季肝旺之时,要少食酸性食物,否则会使肝火更旺,伤及脾胃。此时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,如大枣、百合、梨、桂圆、银耳、萝卜等。
进入仲春阶段,阳气升发快,肝气旺,加上运气“火”的影响,易出现肝气过旺、心火偏亢的情况,宜调摄情志,常怀欢喜心、平常心,少动怒,以清心疏肝。 运动上,应逐步加强运动量;在工作之余,不妨忙中偷闲,周末陪伴家人或约上三五好友,到户外运动、踏青赏景,感受大自然的春意。
俗语说:“百草回芽,旧病萌发”,春分有不少多发病,如高血压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等。要预防这些疾病、增强免疫力,可以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学位按摩!
1、梳头:疏通气血。 春分时节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处于升发状态,毛孔舒展,代谢旺盛。 宋代《清异录》中讲:“有二事乃养生大要,梳头、洗脚是也。” 头部是阳经汇聚之地,春分后多用手指梳头,可以刺激头部诸多经穴,让体内阳气升发舒畅,疏通经络气血。 同时还能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、有着健脑聪耳、散风明目、防治头痛的作用。
2、 搓鼻:防止哮喘。 俗话说:“百草回芽,旧病萌发。”春分是过敏高发季节。 气候干燥多风,很容易造成鼻子干燥、瘙痒的情况。 日常搓搓鼻翼两侧的迎香穴,有利于防止哮喘、鼻炎等旧病复发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搓鼻的力度不宜过大,也要注意手的卫生和洁净,避免引起感染和损伤。
3、 按摩内关穴:增强免疫力。 春分时节气候干燥,容易引起人体内部湿气不畅,导致身体不适。 而内关穴位于手腕的中央,是距离心脏最近的穴位之一。 按摩内关穴能够疏通经络,使血液循环更顺畅,增强免疫力,缓解肩颈疼痛、头痛、失眠等症状。
按摩方法: 双手交叉,掌心向下,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,缓慢按压腕关节凹陷处,每次按压10秒钟左右。 反复按摩2-3分钟,每天坚持按摩可以起到良好的养生效果。